第128章 ,紧急任务(求订阅)-《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3)页

      “你先告诉我,你这次需要多少时间?有多少把握?”

      咬了咬牙,段云平如是说道。

      想要功劳,那也是得抓得住机会,敢于冒险啊。

      否则的话,机会摆在面前,也是白瞎。

      有些人能成功,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会来事儿,而是人家真的善于观察,也懂得审时度势,更敢于去行动。

      而不是天天幻想、空想,计划定得很好,却从不行动,哪有个屁用啊。

      “领导,给我五名八级工人,十二名七级工人和三十名六级工人,还有相应的材料、设备,五天,我只需要五天就可以了!”

      陈国华闻言,咬咬牙说道。

      今天在会议上面,那种无力感,真的让他感觉很崩溃。

      他也只是想做点事儿,仅此而已。

      可他以为凭借自己之前的一些小发明,多多少少会让这些教授、研究员重视自己。

      结果是他想太多了!

      外面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多了。

      北汽制造厂这个小天地,也就是段云平和薛亚军这两位领导,格外重视他罢了。

      可离开北汽之后,讲真的,他就只是一个小天才罢了。

      没遇到事儿的时候,大家都会奉承他陈国华几句。

      一旦真的遇到事儿了,那他陈国华就是一个屁,没人会惯着他。

      每个人都是有傲气的,或许陈国华自己觉得他的技术很牛逼,因为那是得到过验证的东西。

      现在只是重新制造出来罢了。

      然而,除了他自己有这样的自信,别人压根儿不可能有这样的自信啊。

      毕竟别人可不像他陈国华一样,有挂!

      “你敢立军令状么?”

      段云平闻言,也是满脸严肃。

      很显然,他也是很想支持陈国华的,但一想到北汽制造厂里的大小派系,加上吕进雄、张逢时这些领导的‘批评’。

      他便只能谨慎一些,想再多确认一下,看看陈国华到底有多自信。

      “领导,我可以立军令状。”

      陈国华闻言,也是肃然起敬,认真地点头。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陪疯狂一次!”

      段云平如是说道,他也豁出去了。

      开车警卫员,握方向盘的手,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好家伙,一把手这会儿是真的要疯了么?

      汽车回到厂区之后,罗树江这位保卫科的科长就第一时间被喊过来办公室了。

      “罗科长,你现在安排人去把十一号仓库给清理出来,务必保证明天早上八点之前,完全清理出来”

      “好的段书记,没有问题。”

      罗树江闻言,顿时激灵了一下。

      平日里,段云平都是喊他老罗的,现在喊罗科长,显然是正事,所以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还有,等下去通知了第一、第三、第六和第九车间的主管过来一趟,我有事需要安排一下。”

      段云平吩咐完之后,罗树江这才离开了。

      就在段云平安排事情的时候,配件研究车间内,陈国华自己的办公室里,他也没有闲着。

      他准备今晚之前,把技术全都给写出来才行。

      “陈组长,我”

      李寿同刚敲响办公室的门,就听见陈国华的话:

      “我现在没空搭理你们,你们自己先商讨着解决问题,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明天再来找我。”

      现在是人工增雨项目更加紧急一些。

      不争馒头争口气,这一次,陈国华说什么也要作出点成绩,给刘志刚、吴荣林他们那些教授们看看:年轻人是怎么做事的!

      听到此话,李寿同愣了一下,但还是赶紧退了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陈国华这么紧张的时刻。

      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

      看来,陈组长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呀。

      当天晚上,陈国华回到家之后,也在编写技术,同时画一些图纸。

      这些图纸和技术,都不是给他自己看的,而是给那些工人们看的。

      总不能到时候,全部事儿,都由他自己亲自指挥吧?

      技术肯定是要拿出来的,而且也必须要让工人熟悉技术之后才开始行动,否则的话,很容易出事儿。

      “国华哥,已经九点了,早点睡觉吧。”

      门口,于沫离提着煤油灯进来了,陈国华好像是没有发现,但又好像是发现了什么。

      “我知道了,茉莉你先睡吧,我还剩下一点点,很快就完成了.”

      他从纸张中抬起头,给了她一个大大的微笑。

      然后又低头继续工作了。

      尽管她已经住在隔壁的小跨院有好几个月了,但陈国华还是遵照约定,并没有去动她。

      这个时代是非常看重洞房花烛夜的,何况她都直接住进来了,也是他名义上的未婚妻了,用得着那么猴急么?

      于沫离温柔笑了笑,但还是放下煤油灯,小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给他按摩放松。

      陈国华却是惊讶了一下,忍不住回头,“于沫离同志,你这是在逼我犯错啊!”

      “你别这样,你写你的,我不看你,我就是想帮帮你而已。”

      “那不行,你要是想帮我,就赶紧回去吧”

      她要是在这里,反而会让他分心呢。

      低头的时候,于沫离察觉到了他的异常,顿时忍不住俏脸一红,转身就跑了。

      再不跑,她怕真的跑不掉了。

      “你急什么呢?”陈国华也低头看了一眼某些‘抬头势力’,笑骂了一下,摇摇头,继续干活。

      转眼第二天,他带着手稿回到北汽制造厂,第一时间就去了印刷厂。

      现在就是要第一时间把这些手稿印刷出来,然后发给那些工人。

      十一号仓库里,一头雾水的罗树江,按照段书记的命令,搬迁着众多的仪器设备。

      不少设备都是直接从配件研究车间、其他生产车间那边拆卸之后,就转移到了十一号仓库这边。

      而此时的其他车间主任,一个个都已经要疯掉了。

      段书记又要在他们身上动刀子了,直接是切割在大动脉之上啊。

      几乎是每个车间,都要走了一个八级工、两个七级工和好几个六级工人。

      好家伙,要这么多工人,想干嘛呢?

      这个月虽说刚刚才开始,因为今天是四月一号,但生产任务指标可是非常重的呢,一天都不能少。

      可现在这些工人都被喊来了十一号仓库,还运来了这么多设备,到底想干嘛呢?

      不多时,段书记、薛亚军、陈国华等人陆续出现了。

      众多工人也都出现了。

      “同志们,今天把你们聚在一起,是需要执行一项紧急的秘密任务”

      “时间非常急,你们只有五天的时间,五天时间一到,不管成不成,你们都会被解散,然后回到原本的工作岗位上”

      “我旁边这位是陈国华,想必你们大家对他都不陌生吧?”

      “没错,这一次的任务将由他来领导大家一起执行该项任务.”

      在段云平发表讲话的时候,陈国华也没闲着,他直接把资料全都发了下来。

      发完之后没一会儿,段云平也讲完话了。

      薛亚军鼓励了几句,便轮到陈国华了。

      后者也没有废话,就只说一句:

      “技术资料已经发给你们了,我给你们一个上午的时间,完全熟悉这些资料,下午我们就直接开始干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十一号仓库就被封锁起来了,陈国华离开了一会儿,去了一趟配件研究车间和纤维科研所。

      前后待了不少一个小时,很快就回到了十一号仓库。

      中午,食堂那边直接把饭送了过来,并不需要工人们去打饭。

      连带着陈国华也是同样如此。

      下午开干之前,陈国华再次开口:

      “我给领导下的军令状是五天的时间,但我给我自己安排的时间是两天两夜。”

      “所以,只要你们认真配合,我相信很快就能结束了。”

      “我没有给大家准备舒服的床,有的仅仅只是二十张行军床”

      “开始吧,同志们!”

      就在陈国华带着众多工人们,在十一号仓库里,猛干的时候。

      北汽制造厂的工人们,已经议论纷纷开了。

      好家伙,大家是完全没有想到,段书记居然这么猛,还那么偏心。

      由于任务紧,加上也保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在忙碌些什么。

      大家只知道是五天的任务时间。

      食堂里,不少工人在吃午饭的时候,还议论纷纷。

      第二设计部一组的吴梦雨等人,也是议论着此事。

      “陈组长真是越来越牛逼了,现在直接干起了这样的任务,好家伙,五天时间啊,这五天时间能够干啥啊?”

      “谁知道呢?”

      “感觉陈组长怕是要不了多久,就不是我们组长了”

      “可不咋地,现在一天到晚都很少见得到他”

      “按理说他不是已经从北大毕业了么?中科院那边也去得少了,咋还这么忙呀?”

      他们聊着聊着,话题很快就歪了。

      马云禄、周德龙、李寿同、钱振鹏他们也在聊这些事儿,但他们的关注点,反倒是此次陈国华搞的科研任务。

      “我猜是跟最近的干旱天气有关,前几天我还听陈组长在讨论这件事呢.”

      “这跟干旱天气有什么干系呢?难不成还能让老天爷降雨?”

      “我之前听说过,好像是可以人为进行干预降雨的,对,干冰不就是可以么?”

      他们几人都是大学生,讨论这些的时候,很快就聊到了这些知识点上面。

      食堂的另一处,裴益民等人也都聚在一起。

      各自的小圈子,就是这么来的。

      “陈所长还真是年轻有为,段书记对他也是足够信任啊.”

      “嗯,听说是安排了五名八级工人,十二名七级工人和三十名六级工人,可真是非常了得.”

      “同样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哈哈,同人不同命呗?”

      在气象局这边,刘志刚、吴荣林等教授也关注到了这件事。

      听说陈国华立了军令状,五天之内解决火箭弹、高炮弹、地面烟炉这三个增雨项目。

      刘志刚他们都冷笑了一下:不可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