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要离开内地,路径就那么几条,而不管是乘坐飞机还是轮船,那都是需要进行安检的。 至于说偷渡? 呵呵,怎么可能呢? 内地的公路状况还是很稀巴烂,想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很难很难。 所以就算成功偷到了高端计算机,想要带着它离开内地,几乎不可能。 再者,所有高端计算机都是有数有编号的,而且还有监控摄像头,加上嫦娥人工智能的实时预警系统等。 如果偷窃者无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那就别想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偷到高端计算机。 京城南苑机场,一架振华十八型飞机从高空降落,顺利抵达机场之后,作为机长的周保江,很快就收到了通知。 他驾驶的这架振华十八型客机要拿去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升级啥?” 作为机长,周保江不是很懂技术,但他对自己这架飞机可是有感情了,自然不希望它被随意改造。 十一年前,也就是一九六八年,他就被选中,成为振华十八型客机试制机的试飞员。 结果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测试过程中,振华十八型出事了。 当时周保江都吓死了,毕竟振华十八型客机乃是内地第一架最为高端的客机,也是内地完全自主研发制造出来的民航客机,没有借鉴外国客机技术,从里到外都是自主技术。 就这样一款备受所有人关注的飞机,他周保江成为试飞员才多久啊?就出事了? 万幸的是,当时陈国华并没有怪罪他,甚至还力保他,让他十分感动。 后来,他成功通过了振华十八型客机的后续试飞测试,也成为了这款客机的第一位正式机长。 并且在后续,航天员选拔的时候,周保江却是在档案选拔阶段就已经被排除掉了。 因为他身高是一米八零,太高了。 男性航天员的身高要求是一米六二到一米七五之间,而周保江一米八零,自然就不符合要求了。 于是,周保江在过去十一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驾驶这架振华十八型客机。 所以他对这架飞机的感情很深很深。 “着陆系统啊,我跟你说,这可是振华研究所拿出来的最新技术,你们飞行员往后可有福了.” 上级领导刘定佐笑眯眯地说道,还细致地介绍了一套系统背后的一些八卦。 刘定佐其实是不知道那么多八卦的,但架不住这件事瞒得住别人,瞒不住陈援朝的那位老领导啊。 在清明节之前,振华研究所根本就没有要插手着陆系统采购的事情,结果清明节过后,上面就莫名其妙地让相关部门取消了跟北美那边采购仪表着陆系统的谈判事宜。 同时启动了着陆系统的研发工作。 一看才知道是振华研究所已经立项了,而且项目技术顾问就是陈国华的名字,领导们全都同意了。 在振华研究所插手之后,这套系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因为很多设备都是现成的,所以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那简直不要太简单。 所以,刘定佐说的八卦,其实就是神话美化陈国华,从不知道哪里听来的八卦,东拼西凑之下的‘故事’。 “陈教授就是厉害,一听那些老外要价一千五百万美金一套系统,而且还是二十套系统起售,跟当年华润公司的销售套路几乎一模一样.” “那些老外想要学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我们振华研究所的陈教授亲自出马,拿出来了这一套着陆系统可是集合了计算机、微波系统、仪表系统和星基导航系统等技术优化之后的自动着陆系统.” 周保江闻言,却是认真地点头。 跟没有见过陈国华的刘定佐不同,周保江可是跟陈国华交流过不止一次的人,当然更加清楚后者的实力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连振华十八型客机都是陈国华研制出来的,所以这一套所谓着陆系统,对他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也因此,不管如何神话陈国华,周保江都不会怀疑。 只不过,周保江觉得还是小觑了陈国华,因为当他重新驾驶他那架客机进行着陆测试的时候,才知道所谓的自动,原来是这么吊炸天的呀。 而此刻的陈国华,并不知道有人在神话自己,因为他现在遇到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