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他好像什么都不会呀-《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3)页

      只有老陈和云婉裳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走不动,熬不住,所以没来。

      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伍,等待了许久,才终于等到了黎明。

      在众多人的注视下,国旗缓缓升起,响亮的歌声也跟着响起,大家都跟着哼唱了起来。

      看着这一幕,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直到国旗升到顶,热闹散场,陈国华心中的激动,也久久不曾散去。

      “国华哥,我有些理解了你那句话的含义:长在国旗下,生在春风里”

      于沫离轻柔的话语,把陈国华拉回了现实。

      “大嫂我不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捣蛋鬼陈小敏来了一句,顿时收获了她大哥的一记摸头杀。

      “大哥,不许你再摸我的头了.”

      “前两天不是还让我摸吗?”

      “前两天是因为我可怜可怜你,可是我没想到你得寸进尺,哼,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小家伙哼哧哼哧地跑前面去了,于沫离莞尔一笑,跟着追了上去。

      只有陈国华翻了个白眼:小伎俩!

      回到家里吃过早餐,然后大家又带着小马扎,继续前往长安街这边,准备看阅兵式。

      半个月前,陈国华还在做梦,自己有没有可能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那边看阅兵式。

      结果没有想到,现在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了。

      那些写举报信的人,真是害人不浅呐!

      特么的!

      排着队的陈国华,一边跟于沫离她们闲聊,一边想着这件事,一边还看向四周。

      阅兵式要十点才开始,但实际上,刚才他们回来吃早餐的时候,附近几条街,就已经为热情的观众,给围得水泄不通了。

      众所周知,这可是十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啊,搞得十分隆重。

      南池子大街这边,整条街都被封锁了,因为这边有不少部队在这边等候阅兵呢。

      “好热啊!”

      刚到九点,太阳当空照,秋老虎再次袭来,顿时让陈小梅两个小家伙忍不住喊了起来。

      陈国华变戏法似的,从斜挎包里掏出了两把扇子。

      “哇,大哥你居然带扇子了,真是太好了”

      不仅两个小家伙惊喜连连,便是于沫离和陈小月她们也都十分吃惊。

      “弟弟你到底带了多少东西啊?不沉的吗?”

      旁边的陈梨花也忍不住惊讶地问道,胡萍姑和陈援朝母子俩也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周边其他排队的众人,也都投来了羡慕嫉妒的目光。

      十月的清晨,原本是有些凉快的,但九点这个时间,就已经不那么凉快了。

      因此,准备不充分的人,现在可就惨了。

      “不多啊,我力气还是挺大的,没关系。”陈国华呵呵一笑,心说只要你们不检查,那就不会知道我这个包里面装了啥。

      别说扇子,即便是大肉包、馒头、烤鸭等等,他都能拿出来。

      只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从空间里面拿出来的。

      有了扇子,稍微减轻了一下秋老虎的症状。

      而所谓心静自然凉这句鬼话,是不能够相信的。

      因为现在四周都是人,风都吹不过来,除了被头顶的大太阳吃烤炙烤之外,哪里还有其他变凉快的办法呢?

      只能祈祷阅兵式快点开始,然后早点结束。

      时间慢慢走,在大家千呼万唤的期盼中,阅兵式真的开始了。

      跨坐在她大哥肩膀上的小家伙,兴奋到手舞足蹈。

      “大哥,有大车,哇,手掌好!”

      听着小家伙的呐喊声,陈国华的视线,越过前面乌漆嘛黑人头,也依稀看到了一个人头飘过。

      虽说是有点恐怖片的感觉,可实情就是如此,因为人太多了。

      长安街两旁,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几乎是看不到边。

      整齐划一的部队,一队队喊着口号,走过了天安门。

      对于陈国华来说,这样的阅兵仪式,肯定是看不到很震撼的阅兵队伍了。

      只能是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了。

      如果像后世那样,有电视直播,那就爽了。

      只可惜,现如今的内地,电视机都没多少台,更别说什么电视直播了。

      国庆阅兵结束之后,大家回到家里,还是讨论这件事。

      十周年国庆呀,太热闹了。

      而阅兵式过去之后,对于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来说,就要准备明天的婚礼了。

      下午的时候,于沫离就跟她父母回家去准备了。

      而厨师他也带着帮厨来到了翠花胡同这边,开始准备食材。

      为了明天的婚宴,部分食材是需要提前准备的,不可能是等到明天才准备。

      由于考虑到宾客的时间,所以婚宴是中午而不是晚上。

      其实按照正常来说,或者按照以前的惯例,那都是傍晚举办婚礼拜堂成亲,晚上的宴席。

      但结婚这件事,哪有那么多讲究呢?

      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提前一天开始准备食材,就不怕第二天的婚宴会出现什么意外。

      转眼第二天,十月二号,农历九月初一。

      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号订婚,到现在十月二号,都过去十个多月了。

      然而即便是摆酒了,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却没办法去领证。

      只因为陈国华目前也才十八周岁了,于沫离也才十七周岁。

      两人都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真的跑去街道办事处去登记的话,肯定要被赶出来了。

      当然了,他们两人也不会去登记,因为胡萍姑就在街道办工作,对《婚姻登记办法》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一九五五年颁布实施的婚姻登记办法,关于婚姻登记工作也从各区民政科转移到了街道办办事处。

      到了五九年的今天,婚姻登记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自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一大早,陈国华就开始洗漱了。

      就换上干净清爽的中山服便可以了,头发嘛,是昨天下午去理发店剃了干净的寸头。

      这个时代,也没有所谓的发型,反正好看就行了。

      “老陈,你今天可真帅!”

      七点多,罗峰、王学国、马秉裕等人就已经到了。

      今天是国庆节,全国都是两天假,而王学国不一样,他直接请了一周的假期。

      因为他想参加陈国华的婚礼,对于远在哈工大的王学国来说,只能是请假了。

      冯悦和梅丽华两人还在魔都。

      她们俩倒是想请假来着,学校没批假,也没有火车票,逃课都逃不了。

      最后只能是前天下午拍了电报过来,说明情况,同时祝福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

      就因为这件事,罗峰他们几人还在私底下打趣陈国华:你结婚的消息,不知道让多少少女伤心难过呢。

      “我当然知道我很帅啊,你们都很有眼光。”

      陈国华臭屁了一下,被胡先勋一脚踢了过来,罗峰他们也跟着扑了上来。

      打闹过后,吴礼义、钱振鹏、李寿同他们几人也都到了。

      没错,今天的接亲队伍可不算小,来了十多人,他们全都有自行车。

      在这个时代,能骑着十多辆自行车来接亲,这排面已经足够了。

      只可惜,半个月前,陈国华被人陷害了,导致现在都没有了配车,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走走,出发了!”

      人齐之后,大家伙全都出发去接亲了。

      到了于沫离家里,她那边也来了不少新娘团成员,几乎都是她的高中和大学同学。

      双方都是年轻人,聚一起可就好玩多了。

      而且都是大学生,因此玩诗歌背诵等活儿,那是真的不少。

      还有快问快答、成语接龙等,几乎都是他们这些大学生才能玩得起,其他人可真的玩不起。

      毕竟换做是农村的接亲,谁敢这么玩?

      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都是文盲居多。

      别说什么扫盲教育,那玩意儿只能够持续一阵子,最后很多人也就是知道如何写自己的名字,仅此而已。

      甚至有些人,到了几年之后,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怎么写了呢。

      文盲到这样的程度,玩成语接龙?

      这不是开玩笑嘛!

      很快,通关之后,陈国华他们也终于接到了新娘子。

      一群年轻男女,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逛了一圈,这才回到翠花胡同。

      而此时的翠花胡同,已经变得十分热闹了。

      原本准备了二十桌的酒宴,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够坐啊。

      陈恭禄和于世勋赶紧去找邻居帮忙,借凳子、碗筷,还有就是去国营饭店买饭菜。

      没办法,来的客人有点超乎预料。

      王树迎、熊玉坤、吕进雄和张逢时等领导都来了,罗峰他们几个家长也都在。

      还有就是段云平、薛亚军等北汽制造厂的领导。

      北大那边的薛晋权他们几十人,全都来了,不过他们一看这场面,直接放下贺礼给门口收礼的陈梨花、三小只她们,然后就溜了。

      不溜不行啊,人太多了。

      他们六七十人呢,咋可能坐得下?

      除了他们这一群人,还有裴益民、马云禄、王宝柱等材料科研所的研究员、技术员,也都在看见这么多人之后,同样丢下贺礼就逃了。

      热热闹闹的婚宴,对于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来说,只是感受到它很热闹,但高兴的同时也是非常累。

      忙忙碌碌的一整天,最后都忘记了是怎么睡着的。

      就在婚宴过后,一场关于粮食危机的事儿扑面而来,并且瞬间引起了整个京城的议论。

      PS:凌晨的这一章,遇到审核了,还好终于通过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