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羊头山破-《周彻皇甫韵》
第(3/3)页
“他们都是被迫的,自不能伤他们性命。”
周彻道:“好在赤延将军已经分好了营,让后营百姓去羊头山南领饭食,其余叛军就地放饭。”
“好。”
周彻目光略向东移,道:“我此前接到消息,说王颉带着百姓往东走了,你可知晓?”
“此事我知。”赤延陀言无不尽,道:“昨日得到的消息,是他领着百姓还在和韩问渠周旋,韩问渠说即将将其剿灭,不知真假。”
“速度得快一些。”周彻叹了一口气:“尽量多救一些人下来吧。”
“西原应是真正下场了。”赤延陀又道:“不然宇文拔都不会出现,羊头山离的远,他们的人重心会在晋阳城。”
他在提醒周彻,必须尽快吃下晋阳。
否则,等西原援军入场,晋阳又是一场胜负难知的持久战。
毕竟,那是并州第一大城。
“我知晓。”周彻点头。
山上紧锣密鼓,片刻不敢拖延。
甄武、丁斐和三河骑兵早已离山,往北直扑。
他们的目标是——晋阳城!
太原的火烧的很大,但周彻并不知大到了何等地步。
唯一之解,便是以最快速度,扑灭韩问渠这个点火之人!
速度够快,王颉那边生机更大;
速度够快,就能在西原下场前吞下晋阳。
用兵在疾,万万拖不得!
山上山下百姓太多了,迁动他们不是简单之事。
周彻将撤百姓于南的事交给了陆轩,将给叛军灌药的任务则交给了贾道。
什么人干什么事,分工明确。
短短时日,太原百姓先是被裹挟造反,被告知自已不再是大夏子民;紧接着异族大批入侵,韩问渠疯狂抓壮丁;再后来,直接是全家被连根拔起!
这些可怜人早已麻木了,沿着山道啼哭不止,不知前路何方。
好在陆轩确实威望极高,听到是陆公指路,他们还是相扶而行。
可没走多久,队伍又停了下来,以至于阻塞山道。
尤其是不少人看到叛军被留下来后,他们有了想法:六皇子必是要用这帮叛军继续攻回太原……
所以,有人跪了下来,竟壮着胆子请求充入军中!
为了复仇?
剩下半条命的人,可没有这样的觉悟,他们所求只有一点——为了一口饭吃。
军中不养无用之人,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侯,粮草军资是重中之重。
整个并州,现在遍布难民,莫说是黔首,便是大户家也没粮可吃了。
要想得到粮食安全保障,非得朝廷大批调粮来赈灾不可。
可在这个时间内,又有多少人会被饿死呢?
没有人知道。
他们也不知从军能否活下去。
但见丁点希望,总得试一试才行。
有人带头,跪下的人愈来愈多,以致于阻塞山道。
他们开口央求,表示自已也能搬石运粮,只求给口吃的。
最先说话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手中抱着一人,是一干瘦到了极点的老者。
寒冬腊月,老者穿着破烂单薄,又食不果腹,重病将亡。
男人记脸是泪,道:“这是家中老父,将我养大,我却不能为他养老,实在是不孝之极。”
“我愿身往晋阳挡箭,只求救我老父一命。”
“请贵人上告,望陆公恩准,望殿下恩准!”
说完,他在山道旁,叩首不止。
相邻百姓,见之悲涌上心,哭声更剧。
左右军士,无不动容替。
“山道上在让甚?好生热闹。”
投降的叛军被收缴兵器后,已恢复了基本自由。
而且,他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领到了食物:一碗面汤。
虽然汤居多,面粉只是少数,但这个待遇还是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
刚投降就给吃的,足以证明那位六皇子不想杀他们。
想来是吃些东西,还要他们上战场的。
“什么朝廷规矩,叛者不恕,也多是骗人的话!”
有叛军灌了一口汤,从身上摸出一角碎饼咬了一口,咧嘴笑道:“咱们都是有用的人,那六皇子也舍不得杀咧!”
“只怕是要我们去晋阳城下垫脚挡箭。”有叛军叹道。
“那又如何?”那人不以为意,嘴里囫囵吃着饼沫,指着山道上跪着的百姓:“总比这群羊人好,连口吃的都没有。”
“在理!无用的人到哪都是无用的。”有人认通,道:“姓韩的起事他们不敢跟,没卵子的现在想去六皇子手下混饭吃,结果人家也不给,哈哈哈……”
人总是这样的,明明自已很惨,但一睁眼看到更惨的,立时心情舒畅不少。
至少,并州大局如此,如此下场,证明自已等人的选择没错不是么?
噗噗!
紧靠着他们的崖壁上,成串的人头滚落下来。
那是他们当中的异族贵人、叛军军官、叛军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