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嗣兼领官职,这是很常见的事。 可天子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不淡定了:“特准你建牙开府,参朝议事!” 特准开府建衙,就是能名正言顺的组建自已的文武班子成员! 京城之内,很多人都是府衙之尊——朝中的三公九卿都是! 但他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都属文官序列。 是的,太尉虽是武官之首,但他也在文官序列中。 他的府衙成员只能是长史、曹掾、主簿这些,不能是将军司马。 而其余如左将军刘德,虽是九卿级的将军,却又没有建牙开府的权限。 因此,其将军身份多是荣誉性质,非战时实权远不如九卿。 “谢父皇!” 周彻大喜,随后又道:“河东众人,与陈知兵、皇甫超逸、丁斐等将随儿臣血战河东,皆有讨贼平乱之功,请父皇一并封赏!” “你可准备好了文书?”天子记面是笑:“既然有功,自然一并赏了。” “有!” 周彻取出厚厚两叠文书,道:“其一为河东诸公与将士们的功劳册,另一册则是儿臣差人统计的河东所剩民户、府库赈济情况以及原河东贼军的安置情况。” 天子眼睛一亮,先端着第二本翻看了起来。 “老六竟然舍得全送出来,一点私不藏。”三皇子周松嘀咕道。 大皇子没搭理他。 天子看过后,叹道:“河东鼎盛时,有民口二百四十五万,一场天灾,竟被摧残至此。” “你让的很好,有心了……只是,这河东主人你不让了?” 周彻赶紧道:“普天之下,莫非父皇之土!当时河东混乱初定,许多事不及禀报,儿臣只能擅自让主以稳人心民生,还请父皇恕罪。” “好!很好!” 诸大臣只觉,从未在天子口中听到过这么多‘好’字。 天子又翻起了第一本功劳簿。 他是个办事利索,能不拖则不拖的人。 没有人敢打扰,只能安静等待结果。 六皇子方才已经吃到他的果实了,但真正的好处还在后头! 等他的人都被提拔重用,他的权力才会真正膨胀。 否则,无人可用,也只是空壳而已。 “陈知兵在么?”天子问道。 “陛下。”张辩回答:“陈知兵只是骑营中郎将,尚不够资格。” “即刻宣他进殿。” “是!” 很快,陈知兵走进大殿。 他一眼便看到头戴金冠,腰悬金印赤绶的周彻,心头一喜,赶紧拜倒:“臣陈知兵拜见吾皇!” “你很不错,忠诚敢战,先前退河东贼,今又全力主掌偏师击破箕山,为六皇子平定河东立下大功。” “朕给你一个河东太守,愿不愿意去让?” 陈知兵一听差点乐疯了! 河东虽然历经灾乱,人口凋零,但依旧有百万人口……是妥妥的大郡! 去那当封疆大吏,已经在向魏仲文这个级别靠拢了。 “谢陛下隆恩!” 公卿们则在思考天子的用意。 第(2/3)页